经济向好 问题犹存
2017年上半年宽城经济形势分析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调动各方积极性,上半年,全县经济呈现出总体向好的态势。但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特别是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完成年初目标还有较大困难,后半年,各部门应紧盯全年目标,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稳固经济回升基础上,借势提升,加快增长,力争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一、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经济运行总体向好。上半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2.58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较同期提高0.56个百分点。总量在全市中排第1位,增速排第2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5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75.79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32.44亿元,增长8.7%。
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稳步回升。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5.1亿元,同比增长6.8%,高于全市2.3个百分点,增速较上月末提高0.1个百分点,呈逐月回升态势,总量、增速均居全市第1位。
财政收入增长势头强劲。上半年,全县完成全部财政收入11.24亿元,同比增长14.4%,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3.6个百分点,总量及增速在全市各县区中分居第二位、十一位。其中,公共预算收入5.87亿元,增长15.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0.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3.8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99亿元,同比增长8.3%。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放缓。上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1.4亿元,同比增长2.1%,低于全市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增速排全市第11位,总量第1位。其中,城乡建设项目投资97.9亿元,同比增长1.9%;房地产投资3.5亿元,同比增长7.8%。
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上半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1.1亿元,同比增长10.6%,比第一季度提高了1.1个百分点,增速低于全市0.2个百分点,总量及增速分别排在全市第7位、第4位。其中,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3.8亿元,同比增长16.4%。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35元,增长9 %,总量及增速分别排在全市第3位、第5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25元,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1.5个百分点,总量及增速分别排在全市第5位、第8位。
二、经济运行中需关注的问题
上半年,全县经济虽然实现了平稳增长,但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个别经济指标及行业增速仍较低,支撑经济发展的要素仍表现乏力,主要表现为:
(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上半年,在统的48个项目完成投资101.3亿元,增速2.1%,低于全年目标7.9个百分点,在库项目较同期减少103个。其中,去年结转项目30个,今年新入统项目仅18个,较同期减少7个,新入统项目投资额15.3亿元,较同期减少10亿元;在统的亿元以上的项目38个,亿元以下的10个。目前,达到入统条件的后续项目个数少、总量小;与此同时,国家、省入统项目审批门槛进一步提高,新项目入库审批条件苛刻,必须取得发改在线审批文号才能组织入统,因此,完成全年投资任务困难很大。
(二)第三产业受个别行业影响,增速提高难度加大。受国家2016年以来“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影响,今年房地产业库存量较少,且新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几乎为零,上半年,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速为-53.8%,增加值增速为-22%,低于同期27.6个百分点。从目前房地产经营状况及库存看,预计全年可销售面积17.5万平方米,同期41.1万平方米,增速-57.4%;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受财政八项支出增速(10.22%)影响,增速仅为1.9%,低于同期3个百分点,据财政部门反馈,国家、省加大了对财政支出的审查力度,下半年,财政八项支出增速可调控的增长空间有限,致使非营利性服务业总量及增速很难提高。据测算,上述两个行业影响GDP增速近0.8个百分点。
(三)工业增长后劲不足。一是停产企业依然较多。虽然主导产品价格回升拉动一些企业复产,但全县规上工业停产、半停产企业仍有16家,停产、半停产企业个数占到规上工业企业的44.4%。二是受淘汰落后钢铁产能影响。我县两家钢厂今年淘汰钢铁产能70万吨,初步测算,将影响产值23亿元左右。
三、加强全县经济运行调控的建议
后几个月,应抓住当前经济运行企稳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强化经济运行调度,要紧盯全年目标,增加工作调度的频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着力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力促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加强重大项目投资推进力度。始终紧抓投资这个“牛鼻子”,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不断增长,增强投资发展后劲和活力。定期召开调度会,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尽快开工,加快建设进度。各乡镇、部门进一步排查在建项目,督促企业完善相关手续,确保应统尽统。
(二)加强工业预警监测。加强分类指导,尤其是对重点工业企业加大监测督导力度;密切关注减产停产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力促早日恢复生产。
(三)全力组织企业及时入统。建议相关部门要积极谋划好后几个月的入统工作,将达到入统标准的企业及时纳入到统计范围中。发改、工信、税务、统计、商务、住建等部门通力协作,加强配合,完善入统手续,做到应统尽统,为全县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新鲜血液。
(四)高度关注核算GDP各行业增速。各行业主管部门,特别是财政、国地税、发改、商务、住建等部门,围绕三产相关指标,加强沟通协调,把握指标统计口径、取数渠道和计算方法,积极争取上级对口部门支持,确保报表及时,数据合理,保障基础数据对经济总量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