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大石柱子乡政府工作总结
2018-11-07 00时00分浏览次数:

2018年,乡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指示精神。同乡党委团结一致,带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利用京津冀协调发展有利契机,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全面协调发展各项事业,全乡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今年我乡获得了河北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先进集体、2017年冬季和2018年春季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2017年度平安建设先进集体、2017年度争取上级资金先进单位、2017年度全县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进一步推动生态农业,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着眼实际,以农民增收为宗旨,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在全乡打造杂粮基地2500亩。形成了河西、绊马河、东西梨园-孔家沟三大区片,走在了全县前列。一是利用百企包百村有利契机,积极与盛丰钢铁、兆丰钢铁、琢酒及双隆矿业等企业对接,实现了111户贫困户388人种养杂粮产出统一收购计划,收购价格高于市场价20%,其中谷子94.7亩,高粱11亩,油葵、花生、红薯和苏子18.8亩,食用菌13.2万棒,养蜂68箱,养殖猪157头、羊178只,养殖鸡、鸭和鹅共415只。贫困户种植小米、水稻、红薯亩纯收入达到1600元、2400元、3200元。二是以绊马河村合作社及加工厂为依托,统一供种,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包装,销售增值利润再返给贫困户,形成了三产融合的产业链条。

(二)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现已完成垃圾填埋场项目、水污染防治项目的选址、可研报告、规划设计和图纸设计、地勘招标等工作。投资300万元的辽青线项目现已竣工。壮大村集体经济,投入100万建设绊马河加工厂一座,加工厂房已完工,现正在购买加工设备,12月份投入使用。完成了大石柱子村至小石柱子村1.08公里道路以及西梨园、大石柱子村共4500延长米村级巷道建设,投资250万元涉及7个贫困村8条线路7.8公里道路硬化项目已经建设完成。大石柱子等共4个村基础设施正在施工。

(三)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实现更加绿色的发展。为进一步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立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严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要求,年初与各村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制度,推动构建起乡村两级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一是开展秸秆禁烧工作,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乡、村两级签订秸秆禁烧工作目标责任书,将监管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确保每块农田都有监管责任人。召开了秸秆禁烧专题会议,在全乡范围内禁止秸秆焚烧,要求防火车24小时不间断巡逻,做到防微杜渐。二是开展水环境治理。开展农村垃圾清理整治专项行动,投入资金39.6万元,清理垃圾1.69万立方米,出动机械420台次,出动人工1560人次,实现“门前三包”。把有效资金合理利用,充分调动村级保洁员工作积极性,对村庄道路彻底清扫,不留死角,重点清理村庄路边、公路沿线、河边桥头等地堆放的垃圾。对青龙河、都阴河流域无序采砂行为下达禁采告知书。对沿河区域养殖户进行登记造册,对乱排行为下达限期整改通知,要求必须建化粪池,严禁直排。

(四)进一步促进社会事业,实现更加和谐的发展。一是计生工作扎实推进。全面宣传二孩政策,采取分发明白纸、宣传小册子等方式提高群众知晓率。二是严格落实各项社会救助保障政策。全力做好低保、五保核查工作,全乡共有低保户331户461人,五保户33户34人,全年共新增低保33户38人,新增五保5户5人;初步形成覆盖全乡的医疗救助体系,积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乡卫生院每年为贫困户免费体检一次;提高困难群众住院费和医药费的报销比例,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2018年代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共68.7万元,政策惠及5910人。三是防火防汛工作措施有力。树立“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加强对防火工作的督导指导,认真进行火灾隐患排查,并及时整改,做到措施有力,保障到位。防汛工作安排到位,制定防汛工作预案和群众避险转移应急预案,积极应对台风“安比”带来的强降雨影响,组织抢险队伍对白鸡沟村河道和道路进行清障排险,确保全乡平安度汛。四是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共投资400万元建设绊马河村、东梨园村、白鸡沟村现已全部完工待验收,村庄绿化、道路硬化、三清一拆等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五是稳步推进武装征兵工作。探索乡武装工作新途径,较好地完成了民兵整组、兵役登记等各项工作任务。完成2名送兵任务。六是安全生产工作扎实有效。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认真完成安全生产工作各项任务,严查细改,消除隐患。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已完成安全检查 20次,提出整改意见28条,下发整改建议书13份;七是食品安全工作有序开展。强化组织领导,实行网格监管,推进网格化信息化平台建设,在网格化APP上及时录入信息。积极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进医院活动,提高了人民群众安全饮食意识,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建立协管员月巡查检查制度和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特别将学校食堂、农贸市场、农村聚餐等方面作为重点,确保不出现食品安全事故。

(五)进一步深化脱贫攻坚工作,实现更加全面的发展。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围绕脱贫目标,以贫困户为中心,发展特色杂粮、小米、小麦等规模产业,提高群众经济收入。同时,夯实基础设施,通过农村道路硬化、自来水管道改建、农村厕所改造等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已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90户318 人脱贫,年底拟实现大闫杖子村、大石柱子村、小石柱子村、西梨园村、东梨园村、绊马河村6个村出列,351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1%以下。一是扎实开展扶贫脱贫基础工作规范提升专项行动。全乡共识别贫困户111户,388人,其中一般贫困户72户277人,低保贫困户33户104人,五保贫困户6户7人。通过规范提升专项行动,对错评9户进行了单标、返贫3户进行了重新录入,坚持统一标准,完成了全乡389户1166口人(2014至2017年脱贫享受政策户)的标注工作(脱贫不再享受政策),稳步推进工作的同时保证了社会大局稳定。二是全力抓好住房安全工作。乡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贫困户和脱贫应享受政策户的危房改造工作,将危房户精准分类,把任务分解到各包村副职和驻村工作组,针对各村各类人群分别制定个性化方案,确保年底完成所有贫困户的危房改造工作。目前全乡有C级危房户84户、D级危房户37户,危房改造工作已竣工50户,已开工96户。三是实现产业就业全覆盖。积极谋划扶贫致富产业,一方面充分利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除孔家沟一户五保户外其余110户贫困户均提交了安装申请,计划采用单户或多户联建方式安装5KW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56台,目前已安装完成4台,已开工52台;另一方面,成功探索出“党员结对、合作社牵引、产业支撑、企业助推”的“四位一体”扶贫模式,以发展订单农业实现产业全覆盖这一经验做法被县向市、省做了推荐;同时,全力推动贫困人口就业,主动对接县相关部门,在每家贫困户中选出一人推荐为半劳动力,目前共推荐68户,待县审核通过后安排公益岗位,通过工资性收入帮助贫困户稳定脱贫。

(六)全力提升政府效能,实现了更加稳固的发展。严格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断提高执政能力。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从整顿机关干部作风入手,完善了《请销假制度》、《值班制度》等11项机关工作制度,并出台了《大石柱子乡机关规范化管理制度》手册,用制度规范全乡机关干部的从政行为。二是坚持执政为民。坚持把执政为民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出台相关惠民政策、发展产业、新上项目等都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建设“三级平台”、推行“两个代办”,真正解决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强化廉政建设。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觉抵制“四风”,强化宗旨意识,坚持底线,不闯红线,建立廉洁、高效、便民的政府。

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正视自身存在的一些困难和不足。全乡经济总量还偏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招商引资个数少,产业转型制约多;农业发展步伐慢,防灾抗灾能力弱,农民增收难度大;贫困户返贫致贫不稳定因素较多,扶贫工作仍要加强巩固;村集体经济薄弱,缺乏财政造血功能,全靠向上争取,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距离群众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乡村管理水平、美丽乡村建设、环境保护有待进一步加强;机关干部思想观念、担当意识、服务水平无法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求等等。对此,我们将切实采取有力措施,集思广益、立足实际,想方设法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