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承办字〔2018〕第 14 号 类别:B
是否同意公开(是、否)
对宽城满族自治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第14号建议的答复
张雅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县域企业用工难问题”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政府鼓励企业招聘高新高端对口人才,有扶持,有奖励”的问题,我们也深有感触。
一是我县正在起草关于高科技人才引进相关政策文件,并于近期提交常务会议审议。二是企业有人才需求的,可先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中心申请备案,然后向上级人社部门上报汇总,通过各种招聘会的形式为企业提供人才。三是企业有专业人才需求
二、关于“企业向政府或专门机构提供人才需求,提前备案,专管部门汇总相关信息,提供给本县高中毕业生,形成校企对口定向培养,企业可以提前三年注资人才成长,以便获得专业、稳定的本地人力资源”的问题,我们也深有感触,认为加强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十分必要。
为县域经济培养初、中级技术人才是县职教中心主要工作任务之一。但由于历史和社会原因以及在“升学导向”的禁锢下,应届毕业生完全推向社会就业,尤其是留在县内企业就业,难度还是相当大的。一是“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的现象还相当普遍,评价职业学校优劣仍以“升学率”为重要指标,所以“读普高、上重点、考名牌”思想依然严重。二是该校实习指导教师多数由文化课教师转岗而来,专业教师缺乏,导致“黑板上学技术”的现状不被用人单位认可。当前该校人才培养模式是绝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升入高一级职业技术院校,少部分就业班毕业生当年就业。
针对县域经济发展和学校自身办学特点,该校也进一步解放思想,采取多种措施,加快发展。
一是硬件建设不断加强。该校建有农林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电子电工实训室、电力拖动实训室、电子工艺实训室、PLC实训室、3D多媒体实训室、书画教室、舞蹈教室、音乐教室、心理宣泄室、多功能展厅、焊接车间、机床加工车间等27个实训室和功能室,创建了职教中心创新创业基地和电子商务创业基地,完备的硬件设施为加强学生技能实践和承接社会技能培训提供了优质的物质条件。
二是积极探索“升学”和“就业”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思路。在为高职院校输送优质生源的同时,该校在“就业”方面也积极开拓思路。主要做法首先是把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提上日程。近年争取县政府支持招聘具有一本学历的专业教师20多人充实到教学一线,配强专业师资,改变“黑板上学技术”的现状;同时提高专业实训室利用率,使各专业实训时间达到专业课总时数的45%以上,续航学生动手操作时间。其次是加强了校企之间的合作。派专人进驻企业搞调查研究,了解企业用工情况,为学校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提供参考依据;着手与县内企业合作,拟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实施方案,制定中长期培养计划。继承德神栗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后,又与承德花溪城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大槐树农村电商河北宽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广盛居集团)、承德宏达盛业商贸有限公司、宽城新世纪广告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了校企合作签约,推进了“工学结合”模式的有效实施。
三是扎实开展社会培训工作。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聘请专家在龙须门镇、孟子岭乡、化皮乡、塌山乡等教学点为农民传授果树修枝、食用菌栽培、中药材种植等方面实用技术,;与县安监局、就业局、县扶贫办、县残联、县蓝盾保安公司、家乐福超市、天宝购物等单位合作,开展各项职业技术培训,2017年培训人数超过3700人。
以该校现有的专业师资及实训设备状况,全方位的为县域经济提供人才支撑,尚不能满足,尤其是像采矿、冶炼、铸钢、电机、玄武岩纤维、硬质合金等方面配套技能型人才培养尚属空白。针对不足,该校已经着手建立了“人才储备库”,对升入高职院校的应往届毕业生进行跟踪服务,建立个人档案,保持联络,旨在为县域企业行业储备各种专业人才。
衷心感谢您长期以来对“企业用工难问题”的关注和关心,欢迎今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
2018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