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局病虫情报第十四期--注意及时调查,警惕二代粘虫为害
2019-06-24 00时00分浏览次数:

粘虫别名夜盗虫、剃枝虫、五彩虫,主要为害谷子、小麦、玉米、高粱、稻等禾谷类作物,也可为害蔬菜等作物,在我县以为害谷子和玉米为主,常将叶片吃成大量缺刻,严重时几天就可将作物叶片吃光,为害很大。

据省站619日病虫情报,我省今年一代成虫诱蛾量明显偏大,我省南部部分玉米田已发现高密度粘虫为害的情况。虽然今年我县目前诱蛾量仅31头,明显低于去年的83头,但粘虫属迁飞性害虫,容易发生局部严重危害。另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周我县26日、28日有分散性雷阵雨,其他时段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气象条件对粘虫发生无不利影响。根据我站成虫诱测量和气象条件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我县二代粘虫中偏轻发生,局部地区有偏重发生的可能性,目前已经进入孵化盛期,为害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

虽然预报今年粘虫中偏轻发生,但粘虫属迁飞性害虫,具有隐蔽为害、局部区域集中暴发的特点,不确定因素较大,各农户要及时调查,抓住3龄前的有利时机,及时防治,以减少损失。

防治方法: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00倍液、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8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30%高氯·马乳油1500倍液等喷雾喷雾防治,低龄幼虫可用25%灭幼脲悬浮剂15002000倍液等防治、在粘虫幼虫迁移危害时,撒30厘米宽的药带进行封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应按照相关标准,可选用苏云金杆菌(Bt)进行防治,不得使用化学农药。

注意晴天施药应在上午10点以前或下午4点以后,中午高温阶段应避免施药,以防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