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566001/2022-05235 | 主题分类: 卫生、体育 | 发布机构: 宽城县政府办 |
成文日期: 2022-07-07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各乡镇、城区办、经济开发区、县直各部门:
《宽城满族自治县建设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宽城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7月7日
宽城满族自治县
建设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我县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建立健全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长效机制,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的通知》(冀政办字〔2017〕148号)、《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承德市建设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方案的通知(承市政办字)〔2018〕14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健康中国战略”及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摆在首要位置,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实现人民共建共享。
二、建设目标
进一步健全“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机制,创造和维护健康的社会环境,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疾病规范化管理、早诊早治,减少慢性病负担,降低因慢性病造成的过早死亡,有效控制慢性疾病负担增长,推进“健康宽城”建设。
三、工作任务
(一)政策发展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多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将慢性病防控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部门职责,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沟通制度;建立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督导制度,开展多部门联合督导。
2.保障慢性病防控经费。将慢性病防控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决算管理,按规划、计划提供示范区建设专项工作经费,确保专款专用。
3.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及评价机制。县政府将慢性病防治纳入相关部门年度目标管理,各部门、各单位要将慢性病防控工作融入政策规章制度,实行年度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落实问责制,提高群众对慢性病综合防控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4.县政府定期发布慢性病及社会影响因素状况报告。报告结果主要用于政府工作报告。
(二)环境支持
1.构建全方位健康支持性环境。开展健康社区、单位、学校、食堂、酒店(餐厅)建设,健康社区要占全县居委会(村)总数的30%以上,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健康食堂、健康酒店(餐厅)每类不少于5个,按照国家标准开展健康主题公园、步道、小屋、健康街区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数量逐年增加。
2.为群众提供方便的自助式健康检测服务。全县各乡镇卫生院要设置自助式健康检测点,并提供个体化健康指导。
3.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普及公共体育设施,提高体育锻炼人口比例。建设社区15分钟健身圈、农村行政村体育设施,公共体育场地,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场地免费向社区居民开放。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工间健身、健身竞赛活动,中、小学生每天校内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4.开展烟草控制。降低全县15岁以上成年人吸烟率,全县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设置禁止吸烟警语和标识、禁止烟草广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简短戒烟服务培训并提供简短戒烟服务。
(三)“三减三健”专项行动
1.开展专题宣传。在健康生活方式主题日(周)开展专项宣传,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开展覆盖“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各个方面的日常宣传。
2.开展专项活动。推广使用健康“小三件”(限量盐勺、限量油壶和健康腰围尺),实施适龄儿童窝沟封闭,将骨密度检测纳入常规体检,加强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能力建设,开展“五进”活动。
(四)体系整合
1.建立“防治结合、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上下联动”的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实现慢性病综合防控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推进慢性病“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
2.加强慢性病防控队伍建设。建立县疾控中心、县中两院和乡镇卫生院“三位一体”的防控机制,履行相应的公共卫生职责,承担相应的慢性病防控工作。
(五)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1.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治全民健康教育。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广泛传播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开设健康教育课,开展营养均衡、口腔保健、健康体重、视力保护、心理健康、伤害预防(溺水、烧烫伤)等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方式教育,配备专兼职保健教师、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工作人员。
2.增强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素养水平。通过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提高居民对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的知晓率,全面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3.发挥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在慢性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开展群众性健身运动,培育群众健身团体、健康指导员和志愿者,组织开展多部门参加的集体性健康活动。社区成立慢性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小组,并开展自我健康管理活动。
(六)慢性病全程管理
1.规范健康体检,开展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加强重大慢性病的早期发现与管理。开展学生、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和职工定期健康体检与健康指导,应用推广成熟的适宜技术,早期发现诊治慢性病患者,并及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
2.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重点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开展“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慢性病分级诊疗服务,提高3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知晓率和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知晓率,提高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率和血压、血糖控制率。
3.完善区域信息平台,实现公共卫生服务、诊疗信息互联互通。建立和完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县疾控中心、县中两院和乡镇卫生院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应用互联网+、健康大数据为签约服务的慢性病患者提供便捷、高效的健康管理和诊疗服务。
4.中西医并重,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预防、保健、诊疗、康复中的作用。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综合服务区,宣传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推广中医适宜技术。
5.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重大疾病保障的衔接。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重大疾病保障等相关政策,提高签约患者的医疗保障水平和残疾人、流动人口、低收入等人群医疗救助水平。
6.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慢性病防控工作,促进医养结合。推动社会资本参与慢性病防控,商业保险参与医疗救助,通过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促进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务与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服务融合。
(七)监测评估
1.开展重点慢性病监测工作。规范开展死因监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监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肿瘤随访登记等重大慢性病登记报告。
2.开展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综合运用社会学、流行病学及管理学理论与方法开展慢性病及社会影响因素状况调查,完成调查技术报告。
四、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2年7月上旬)
县政府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创建工作办公室,制定各项工作制度,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签订目标责任书,印发创建工作方案及相关文件,动员部署各项工作任务,同时抓好资料准备工作。
(二)实施建设阶段(2022年7月中旬—2022年8月底)
各乡镇(城区办)、各相关单位按创建方案要求,积极开展相应工作,确保如期完成工作目标。
(三)自查迎检阶段(2022年9月)
8月底前对示范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自评,9月份迎接国家检查验收。
五、职责分工
1.县政府办:负责慢性病示范区建设的组织实施与协调工作,定期组织召开慢性病防控工作会议。
2.县督考办:负责将创建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对各部门创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3.县委宣传部:负责慢性病示范区建设的宣传工作。要建立慢性病综合防控定期宣传制度,利用健康教育主题宣传日,广泛开展慢性病防控主题宣传,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县文明办负责将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与文明县城创建有机衔接整合,建立协同工作机制。
4.县残联:负责做好残疾人群医疗救助,提高残疾人群医疗保障水平。
5.县总工会:负责落实部门职责,配合政府及职能部门开展职工健康教育、群众性健身活动,反映职工诉求,维护职工健康权益。
6.县妇联:负责传播和宣传妇女合理膳食知识,鼓励妇女使用合理膳食指导工具,主动参加锻炼。
7.县科协:组织群众学术团体(学会、协会)参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开展科普宣传。
8.县生态环境分局:负责加强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强化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9.县财政局:负责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增加,统筹安排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专项经费,专款专用,规范管理,保障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10.县发改局:负责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组织大型企业开展创建工作。
11.县教体局:负责组织相关学校开展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工作,督促幼儿园、中小学校开展健康行为方式教育,负责组织开展多部门参与的集体性群众健身活动,配合乡镇(城区办)建设并完善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健身场所,鼓励群众广泛开展健身活动。
12.县民政局:协调殡葬管理所每月提供死亡人员名单,协助卫健局做好死因监测登记报告工作。
13.县医保局: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重大疾病保障等相关政策,并提供相关资料。
14.县市场局:组织创建健康酒店(餐厅),与教体局协作开展健康食堂创建。做好健康酒店(餐厅)、食堂维护管理和定期督导检查。
15.县旅文局:利用景区景点广泛开展慢性病防治和健康教育宣传。
16.县住建局:协助卫健局开展健康主题公园、健康街区、健康步道等支持性环境建设,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17.县卫健局:制定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方案,召开联络员会议,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发挥中医药养生保健作用,强化慢性病高危人群早期干预,做好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等工作。为其他单位开展慢病性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18.县公安局:负责肇事肇祸精神障碍病人的强制治疗或住院治疗,做好与卫健局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死因监测报告信息共享与交换。
19.县交通局:做好健康单位创建工作,组织客运站、公交公司等单位协助开展创建。
20.县水务局:做好健康单位创建工作。
21.各乡镇和城区办:成立本辖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创建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负责新建小区健身广场、健身步道等配套设施的建设,组织辖区居委会(村委会)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创建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健全组织。县政府成立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城区办)、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大领导力度,成立相应的组织,认真履行自身职责,逐条、逐项落实防控责任,积极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各项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1)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全县各乡镇、城区办、各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计划,结合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健康热点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知识宣传,加强正面舆论引导,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三)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各成员单位要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协调联动,按照职责分工和本方案有关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软硬件建设,确保如期完成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目标。(任务分解表见附件2)
(四)加强督导,严肃追责。县督考办、创建办要组织专业人员对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开展联合督导检查,并将督导检查结果及时进行通报,对不作为、慢作为而影响创建验收的单位严肃追责问责。
附件1:宽城满族自治县建设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领
导小组名单
附件2:宽城满族自治县建设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
作任务分解表
附件1
宽城县满族自治县
建设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高春林 政府县长
副组长:庄玮玮 政府副县长
成 员:张旭东 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刘利光 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赵艳梅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张 森 县督考办主任
李金成 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
吴力华 县妇联主席
冯保升 县残联理事长
商玉来 县科协主席
张永利 县卫健局局长
杜亚东 县发改局局长
王 喜 县教体局局长
鞠宝民 县民政局局长
王春玲 县市场局局长
李志东 县旅文局局长
张 莹 县住建局局长
张 谱 县交通局局长
任景山 县水务局局长
董雁飞 县医保局书记
郝新东 生态环境分局局长
张树林 县电视台台长
王 宁 县公安局副局长
郑文善 县财政局副局长
满彦彪 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曹凤志 城区办主任
杨树胤 宽城镇镇长
赵兴敏 龙须门镇镇长
鲍景春 峪耳崖镇镇长
刘瑞得 板城镇镇长
刘 超 汤道河镇镇长
李玉爽 碾子峪镇镇长
鲍海鑫 桲罗台镇镇长
唐文浩 亮甲台镇镇长
何景峰 松岭镇镇长
张 帅 化皮镇镇长
李长胜 孟子岭乡乡长
高建平 铧尖乡乡长
刘剑南 东川乡乡长
王佳宾 大字沟乡乡长
金宏宇 苇子沟乡乡长
裴宏凯 大石柱子乡乡长
刘新燃 塌山乡乡长
裴庆宏 独石沟乡乡长
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卫健局,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张永利同志兼任。
附件2
政策解读:关于《宽城满族自治县建设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