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566054/2024-09835 | 主题分类: 国土资源、能源 | 发布机构: 宽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成文日期: 2024-06-28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规划项目名称:宽城满族自治县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2021-2035年)
规划审批时间:2024年6月17日(批复文件:宽政批〔2024〕42号)
一、规划层次与范围
中心城区层次:(即城区级应急避难场所)与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一致,规模为153.55km² 。
县域层次:(即镇村级应急避难场所)县域全部国土空间,规模为1935.74km² 。
二、规划期限
近期:2021-2025年;远期:2026-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三、规划指标体系
四、中心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布局
(一)责任区划分
结合控规单元划分和用地开发进程,共划分四个责任分区,每个责任分区内统筹布局应急避难场所。分别为:西部教育科研与滨水娱乐区、老城传统风情区、现代生态宜居区、东部新型产业区。
(二)中心避难场所
规划将教育园区改造为中心避难场所,占地规模为26.87万平方米,有效避难面积规模为8.06万平方米。按照人均不少于3平方米计算,可容纳2.69万人。
(三)固定避难场所
规划固定避难场所6处:改建4处,新建2处。固定避难场所有效使用面积达到8.20万平方米(若包括中心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达16.34万平方米)。现状2处:金山公园、民族文化广场(配建设施为主);改建2处:怡园、五中(配建设施为主);新建2处:规划的交通局固定避难场所、龙须门站前公园。固定避难场所面积 16.34 万平方米(含中心避难场所80597.03平方米),按满足规划人口的20%计算,人均固定避难场地面积达5.19平方米。(按人均3平方米计算,可满足5.4 万人避难需求。)
(四)紧急避难场所
规划紧急避难场所31处,其中改建17处,新建14处。紧急避难场所有效使用面积达到25.73万平方米。按满足规划人口(15.74万人)的75%计算(11.8 万人),人均紧急避难场所面积为2.18 平方米/人。
五、县域应急避难场所布局
(一)县级应急避难场所布局
县域规划县级长期避难场所1处,位于苇子沟乡北苇子沟村,是县级方舱医院,有效避难面积6万平方米,其中室内避难面积2.5万平方米,按照室内型不小于3.0㎡,室外型不小于2.5㎡的要求,可容纳人口约1.58万人。
(二)乡镇级应急避难场所布局
县域规划乡镇级短期应急避难场所17处,所有效避难面积达10.74万平方米,按照人均室内型不小于 2.5m,室外型不小于 2.0㎡的标准计算,可容纳4.67万人。